%@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海东系列“暖企”政策促复工复产 | |||||||
|
|||||||
时报讯(记者 李玉娇 通讯员 马玉)今年,海东市通过落实优惠让利、减税降费、信用保护监管等措施,加快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惠民暖企健康消费“快进键”。
据了解,为全力推进优惠让利措施,海东市制定了《海东市商贸领域应对疫情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联合中国银联青海分公司,协调辖区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资金和资源,在55家限上企业和大个体中开展了“情满河湟·云暖万家”促消费活动(一期),全市共有218家商贸企业参与,举办各类促销活动56场,累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6135.4万元。
同时,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及差别化监管政策。全市共计减免社保费626.89万元,税收1864.6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6.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1.15亿元,增长13.6%。全市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小微、民营企业和重点项目263个,累计发放民营、小微和重点项目开复工贷款7.11亿元。持续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与9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涉及金额3.8亿元。调整受疫情影响个人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信贷还款安排,涉及金额3631万元;为35户受疫情影响的信贷对象延长了还款期限,金额达4500万元。 此外,积极开展信用保护和监管,在各大中型商业超市、社区菜市场和连锁药店建立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和日报告制度,提高价格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价格监管,重点对口罩、防护服、抗病毒类等6类药品器械和米、面、肉、油、蔬、蛋、果7类民生商品的价格监管,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了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价格欺诈、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违规案件15起,先后公布3批典型案例。及时处置投诉举报,核查处置防护用品价格上涨等消费者投259起,依法核查处置205起,诉转案11起,维护了群众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