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市场监管全天候守护百姓安全 ——海东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报道之三 |
|||||||
|
|||||||
□时报记者 胡生敏
“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市场监管老兵,也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守护者,我时刻等待着党的召唤人民的需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从事药品市场监管工作20多年的老党员张晓宏,主动担起职责,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奋战在药品监管一线。
和张晓宏一样,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奋战在一线的海东市各级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检查市场、处理投诉、查处违法,保障民生,他们的为民之举赢得了群众赞誉。
三级联动严监管
集中防控期间,海东市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局领导、重点岗位、应急值班24小时值守“不打烊”,全员轮流监管执法“不懈怠”工作制。市、县区市场监管局分别成立市场监管局疫情防控处置和突发事件应急“两个领导小组”。实行市局联点县区、县区联点乡镇的联点领导干部“3级联点”负责工作制度。组建综合协调、药品监督检查、食品监督检查等7个专项检查工作组,有效构建了市、县区局、监管所自上而下三级联动、协调顺畅的“2+3+7”联动防控体系和工作体系。
外防输入上,发挥市监局管理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优势,协同加强入驻我市外省籍市场主体的排查管理工作,并集中力量加强对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外籍市场主体情况的排查,细化联防联控措施。内防扩散上,进一步落实市、县区、监管所三级领导联席制度,不断织密外省籍市场主体排查走访网络。
全面排查强宣传
为确保防控工作到位,海东市市场监管部门突出食品安全环节,将全市145家活禽交易场所全部关停;落实禁止聚餐要求,引导关停餐饮单位677户,劝阻聚餐3185桌3.5万人次。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供货方资质合格、货源正规、质量保证;巡查农集贸市场49家次,商超和各食品经营主体1588户(次),快速检测食品3998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有效保障了特殊时期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同时,突出药械安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行政约谈,通过深入排查隐患,规范药品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相关药品、医疗器械和防护产品质量。
围绕稳控疫情防护用品及民生商品价格,印发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商品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利用电话、微信、QQ及信函等方式对外省(市)籍生产经营回流人员进行劝导,要求他们自觉服从当地党委政府防控部署要求;认真排查已回流人员情况,督促做好报告、诊治及主动隔离工作。
维权服务保民生
在做好市场保供工作方面,鼓励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与农产品合作社建立直采机制,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强商品质量和食品质量监管,严格执行落实生活必需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指导农贸市场、超市、食品批发部等经营单位积极加强货源组织,加大库存储备。引导各企业围绕清热解毒类药品短缺的问题,及时调整营销方案,制定防控应对措施,及时组织货源。目前,全市463家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单位正常开业,14家农产品市场、36家大中型超市、500余家蔬菜瓜果经营户均已开业。 疫情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波动,重点对口罩、防护服、抗病毒类等六类药品器械和米、面、肉、油、蔬、蛋、果七类民生商品的价格监管。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了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价格欺诈、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违规案件15起,并对典型案例及时予以曝光,震慑违法,保障价格。进一步发挥12315监督举报渠道,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53起,依法核查处置128起,诉转案9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