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海东16家企业入列省级扶贫基地 | |||||||
|
|||||||
时报讯(记者 陶成君)记者从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获悉,近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全省第一批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基地名单,互助土族自治县金盘秀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博艺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银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平安区庞氏墨洋文化服务有限公司、乐都区南凉古城土族民俗文化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被命名。据悉,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对被命名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和政策扶持。
近年来,海东市以创建国家河湟文化示范区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以文旅融合为依托,结合海东市河湟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等,引导和培育了一批特色民族文化加工生产企业。如互助金盘秀、素隆姑,循化圣驼、博艺等实体企业,在大力发展民族手工艺品生产加工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并带动了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仅以“青绣”产业为例,截至目前,全市“青绣”工坊、企业、传承基地等的刺绣从业人员达70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61户,残疾人162人;刺绣工坊38家,合作社1家,刺绣协会3家,传承基地3家,传习所18家,公司46家;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19人,市州级传承人15人,县级传承人82人,掌握刺绣技艺的“绣娘”达5万余人。 当前,全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海东市将加大文旅产业扶贫力度,以此次命名企业为代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更多文旅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为海东市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