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田得梅:青海首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您当前位置: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 >> 新闻中心 >> 海东新闻 >> 浏览文章
田得梅:青海首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发布日期:2023/3/21 8:53:59 | 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次数: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海东日报记者 陶成君 通讯员 李义霞 摄影报道

田得梅,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四局)机电安装分局桥式起重机司机,白鹤滩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天车班班长。

228日晚,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在当晚的颁奖仪式上,田得梅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身材瘦削、干练的短发,大屏幕上的田得梅手握天车操作器,举手投足间眼光锐利,在吊装过程中反应迅速,精湛的技术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当晚,她成为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唯一一名女工匠,并成为青海首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2018年起,每年发布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来自国防军工、装备制造、建筑、通信等多个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与这些高精尖的技能人才相比,田得梅这位普通天车女司机跻身其中,这是海东儿女的骄傲,更是河湟大地的自豪。

圆梦!大国重器

田得梅工作的地方白鹤滩水电站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上,这里有世界上在建最大规模的地下洞室群,这里也是16台百万千瓦机组安家落户的地方,其中位于左岸的8台机组由中国水电四局承建。

2021628日,万众瞩目的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了贺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作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无愧为“大国重器”。在建设过程中,白鹤滩水电站六项技术指标位列世界第一。去年年底,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在长江干流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田得梅就在这里,成为这一“大国重器”的见证者和操作者之一。时间回到202081811时整,随着地面指挥人员一声清脆的哨音,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开始吊装。

接到起吊指令后,主动请缨参加任务的桥机司机田得梅启动了操作杆,只见悬空架在厂房两侧的两台黄色钢架结构桥机缓慢、平稳地起升到5.8米的预定高度,接下来,就是距离超过330米的平移。中午12时,两台桥机并联吊装转子到达1号机坑组的正上方。

作为水轮发电机组核心部件之一,转子是机组安装过程中重量最大的部件,起吊重量约2100吨,需由左岸地下厂房内部两台1300吨桥机配合完成吊装。在吊装过程中,两台桥机需要保持步调一致,以每分钟7米的速度前进。转子和定子间隙仅有51毫米调节范围,即使出现1毫米的操作误差,都可能会给转子带来晃动,甚至与定子发生碰撞,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吊装时,面临51毫米的吊装误差,田得梅在视线盲区的情况下,靠着多年经验,77分钟将转子顺利吊入1号机坑就位,一次性顺利完成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子吊装,全面吹响了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攻坚号角。22天后,白鹤滩水电站2号机组转轮实现成功吊装。20216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顺利投产发电。

从举世瞩目的百万千瓦机组首台转子成功吊装,到左岸8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并网投产发电,900多个日日夜夜,田得梅带领天车班全体成员不断钻研改进吊装工艺,稳步推进白鹤滩左岸电站各台机组安装工作,一次次出色的表现也让天车班被中国水电四局授予“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田得梅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骄傲!海东儿女

“吊装时下面因为有好多设备、物件和工作人员,如果桥机出现晃动后果不堪设想,要说我不紧张肯定是假的。”采访中,田得梅直言快语。工作中,她常常沿着盘旋的铁梯一口气登上5层楼高的平台,穿过狭长的安全通道,再继续沿钢制小直梯攀援而上,接下来是更加窄小的铁梯。长年的高空作业,一根安全绳索,一顶安全帽就是她的全部装备。

201910月,中国水电四局白鹤滩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刚刚成立。那一年,29岁的田得梅将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后来到这里,成为项目“开荒者”之一,挑起天车班的大梁。项目开工初期,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安装间场地被土建杂物大面积占用。想要尽快施工,就得将场地及时腾出,但因土建工期紧张,无法腾出人手。面对这种局面,作为项目部唯一的天车工,杂物倒运和设备材料吊装的重任便落在田得梅一人身上。她主动加班加点,项目部很快完成了前期材料设备倒运和场地清理工作。随后,在田得梅的悉心指导下,5名学徒很快成长起来,能够独立操作1300吨桥机,完成各类吊装任务。

今年33岁的田得梅已经是团队中的“老人”了。自2007年参加工作,她就一直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一线,除了白鹤滩水电站,她还参与了拉西瓦、龙江、向家坝、万家寨、葛洲坝等水电站建设及机组检修工作。多年来,她辗转各地,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我国水电事业发展的历程。

19905月,田得梅出生于海东市互助县塘川镇上山城村一户农民家庭。初中毕业那年,正好赶上水电四局技校招生,为了能有个好工作,早日减轻家庭负担,田得梅毅然报了名。技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国水电四局。从那时起,从黄河明珠拉西瓦水电站桥机班,到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再到白鹤滩水电站,田得梅已经在高空中驾驶桥机16年了。从初出茅庐的小学徒,到如今名副其实的老师傅,她最自豪的就是与班组成员共同成长。她工作时永远信心满满,这源于她对桥机的每一个构件、平衡梁的连接、转子起吊轴的烂熟于心。每天临睡前她都像过电影般将吊装的过程在头脑中再过一遍,拿不准的地方赶紧记下来,及时请教、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直到完全了然于胸。

16年来,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业务骨干,再到“大国工匠”,田得梅一直以一名天车工的身份辗转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一线,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一个个重大水电工程。她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仅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也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机组设备吊装的工作方法,从几吨的零部件到两千吨的转子,她都是零失误操作。关键时刻她经常挺身而出,奔波于各个项目支援高难度吊装工作,指导同事攻克一项又一项技术难关,出色完成组织交办的每一项任务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吊装技术和吊装安全心得传授给了天车班的每一位天车工。由此,她也被中国水电四局机电安装分局评为“金牌导师”。

磨砺!成就梦想

“你每天都在工地上,会不会思念亲人和孩子?”这个问题问出后,刚刚还健谈的田得梅陷入了深思,随之而来的是双眼湿润。

“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在幼儿园,作为妈妈我很不称职,不能参与孩子们的成长。”田得梅有些哽咽。丈夫刘郭义也是她的同事,因为工作原因,夫妻二人常年都在大山中的工地上,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两个孩子由她的公公婆婆照看。除了照顾两个孩子,公公婆婆还要照料家里的农田,农忙时节,经常忙到半夜三更。

对此,婆婆王菊奎还是有些抱怨,直到她参加了中国水电四局组织的职工家属工地见面会,才对儿子媳妇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王菊奎告诉记者,当看到田得梅每天都在山洞里开着高高的天车上班,她心里很不好受。“平时他们都是报喜不报忧,都说单位环境很好,但是我看到他们在那么危险的地方工作,我就理解孩子的工作了。”王菊奎说。

从父母家人的不理解到默默支持,田得梅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和踏实。“我上学时家里条件差,爸妈靠着种地打零工养活我们一家人,为了给我和哥哥交学费,爷爷卖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牛。”田得梅说。正是这样艰苦的成长环境,让她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参加工作后,面对天车班的艰苦工作,许多工友都退缩了,也有人离开了,但田得梅毅然坚持了下来,她从不抱怨工作累、环境苦,每天就想着多学技术,早日出徒。艰苦的生活,磨砺着她的心灵,也让她在奋斗中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取得了今天这一举世瞩目的傲人成绩。

今年过年,田得梅在家里多待了几天,难得团聚的时光里,她帮父母洗了几次锅,陪孩子做了几次作业。“白鹤滩收尾工作还在继续,我要赶回去处理,结束之后,就听公司安排,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她说。

“心心专一艺,事事在一工。”正如“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词所言,田得梅辗转奋战在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一线,见证着我国水电事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中专毕业的“90后”工人,她在天车上承载梦想,用奋斗铸就辉煌,在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背后,是对我国“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指导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主管单位:海东地区经济和商务委员会
承办单位:海东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青ICP备05000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