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海东日报记者 李晓娟 通讯员 韩晓炫 杜娟
骑行的、跑步的、散步的……从黄河岸边一路向东步行至波浪滩,沿路美景不断,各族群众在闲暇之余纷纷踏足于此,在青山绿水间尽情呼吸清新空气、欣赏美景、拍照“打卡”……这背后,凝聚着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循化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认真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奋力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如今,一幅蓝天碧水、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回收残膜为农田“减负”
“以前收完庄稼废旧农膜就直接扔地里,根本没人收也没人管。等开春了风一刮,树上都挂满了残膜,地上、院子里到处都是‘白色垃圾’。现在有了专门回收废旧农膜的收购点,我们每年就把旧膜好好收起来,到收购点去换钱,顺便还可以买新膜,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啊!”自循化县各级党委政府号召群众回收地膜开始,街子镇各村村民对回收地膜这件事很是称赞。
今年,循化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废旧地膜捡拾回收作为在主题教育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学、思、查、改”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抓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白色污染说“拜拜”,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时下,黄河岸边的冬种接近尾声,清理、回收废旧农膜工作已经到了关键节点。连日来,在循化县各农膜回收网点,前来上交废旧农膜的农户络绎不绝,网点工作人员忙着进行登记、拉运、存储,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我们持续强化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农业投入品、畜禽和水产品养殖污染物排放监管,2023年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8333.33公顷,推广全膜覆盖栽培技术3666.67公顷,残膜回收率达到了90%。”循化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韩宗宝说。
10月以来,循化县全面开启农田残膜整治工作,组建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建立“回收站点为支撑、农户捡拾、合作社回收、企业加工利用”的残膜回收机制,通过实现废旧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力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并制定退出机制,对残膜回收不彻底、服务不到位的合作社及时解除协议,完善8个残膜回收网点,设立农田残膜回收专职机构,按照1公斤1元的标准对农户回收的残膜进行补贴。
有了奖惩机制后,群众对残膜回收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我们家有十几亩地,每年靠回收废地膜也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呢。”今年,在残膜回收上得到了好处的文都藏族乡抽子村村民才让多吉高兴地说道。
为确保废旧农膜拾得起、收得走、有出路,循化县进一步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监管、强化农膜使用及回收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开展降解农膜试验示范推广。在文都藏族乡、尕楞藏族乡等地,对农田残膜遗留物对土壤的破坏、白色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动物误食垃圾造成死亡、残膜发放回收政策补助、残膜回收质量要求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极大提升了群众回收残膜的积极性,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农田“排毒养颜”。
今年,循化县普通农膜使用覆盖面积达3266.6公顷,完成农田残膜回收315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95%以上。通过残膜回收,为耕地“排毒”,这是绿色生态的需求;通过残膜回收,让群众增收,这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也是主题教育在循化的生动实践。
“厕所革命”让如厕更“讲究”
11月29日,循化县石煤公司公共厕所开始对外开放。至此,循化县实现县城17座高标准公共厕所对外开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平时经常去的广场、便民服务中心等地都有厕所,乡镇也有了公厕,再也不怕上不了厕所了。”连日来,公共厕所的建设和开放获得了许多群众的一致好评。
小小厕所,一头连接着民生,一头连接着社会文明。今年,循化县把“厕所革命”作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改善人居环境、补齐民生短板的切入点,以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着力点,通过强化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厕所革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以前家里是旱厕,夏天味道大,冬天又冻人。现在改成了水冲式厕所,既干净又美观。”看着一座座水冲式厕所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清水乡上庄村党支部书记韩晓林深有感触。
今年,一座座写有“厕所革命”字样的水冲式厕所在清水乡各个村庄落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厕所革命”带来的好处。
在旱厕改水厕的过程中,循化县始终坚持“方便群众、因地制宜、拆改并举、全面清零”的基本原则,农户家中没有水厕且不具备水厕条件的,均对旱厕进行改建,提升环境的同时,兼顾居民生活便利,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城镇公共厕所50座,其中,景区厕所17座,农村公厕160座;完成农村户厕改革13898户,2023年新建农村户厕800座。
“两污”治理提高城乡“颜值”
“以前不管是日常用完的污水还是雨水都只能随地排放,自从有了这座污水处理厂,现在家家户户的污水都有了去处。”提起污水处理站修建后村里的变化,村民很是开心。
农村垃圾和污水“两污”治理工作,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广大农民生活福祉、农村文明和谐的民生问题,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保障。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循化县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乡村建设目标,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开展城乡“两污”治理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目前,循化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的行政村有47个,5个乡镇配备污水处理站,其中50个行政村配备污水处理设施,累计修建污水管网长度为267.4千米,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和服务向周边村庄延伸,有效改进了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问题。
“国家的政策好啊, 我现在可以一边在家养养牛羊,一边在村里打扫卫生,还能拿一份工资。”冬日的寒风吹打着脸颊,顶着才冒出头的那一抹朝阳,道帏藏族乡贺龙堡村的村民克毛加一手拿着扫把,一手推着小推车,像往常一样在贺龙堡村的通村道路上忙碌着。
农村垃圾处理是事关群众生活环境的大事,保洁员是农村垃圾处理的一道关口。道帏乡贺龙堡村党支部书记周代才让表示,在聘用保洁员时,村里会优先考虑脱贫户,并对保洁员制定值日安排表,实行考勤制度,每周都有人针对通村公路、活动广场、党员活动室等规定区域进行清扫,工资按照出勤率和完成度进行支付。
目前,循化县9个乡镇均已逐步建立“户清扫、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建成乡镇垃圾填埋场7个,配备农村保洁员855名,建章立制6项,评选清洁村庄35个,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实现了全覆盖。
紧邻黄河的循化县,近年来依靠黄河发展起了生态旅游、冷水鱼养殖、特色种植,在乐享生态红利的同时,循化县各族儿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等工作中献计出力,推动水清岸绿的“绿色家底”越来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