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城乡统筹生活美 ——“五个新海东”建设系列报道
您当前位置: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 >> 新闻中心 >> 海东新闻 >> 浏览文章
城乡统筹生活美 ——“五个新海东”建设系列报道
发布日期:2024/1/4 15:08:37 | 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次数: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海东日报记者 张璐 郝志臻 摄影报道

在现代化征程上跋涉,瘸着腿走不好,更走不远。

如何正视并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只“拦路虎”,是长期以来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

“统筹城乡”,嘹亮的号角早已吹响,先行之地勇于探索前行。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海东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92元,同比增长6%,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平均高于全国、全省0.10.5个百分点。

2023年海东市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均有所增长,且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三季度城镇提高养老金标准,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实施,务工形势稳中向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预计略高于上半年。

……

岁月为证,奋斗不止。海东市在城乡融合上下功夫,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加力,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更加坚实可靠。

土地“醒”了 日子美了

漫步在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芦草沟村,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村民“组团”住上了错落有致的小洋楼,家家户户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门前的小轿车、村道上的太阳能路灯以及依地形合理分布的篮球场、健身场、小游园等,让人不禁发出大山深处竟有如此“世外桃源”的感慨。

这样美好的画面,在乐都区高店镇也同样展现。

高店镇是远近闻名的“大蒜之乡”,由于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且富含硒元素,生产的紫皮大蒜个头大、品质好、口感佳。目前,紫皮大蒜已成当地发展特色种植的一张“金名片”。

据海东市乐都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乐都冬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单产、总产逐年提高。2023年,乐都区种植冬蒜746.67公顷,种植时间从1020日左右开始,于11月上中旬完成种植。

高店镇紫皮大蒜是海东市特色农业种植的一个缩影。

今年,海东市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积极创建设施农业提升能力示范县,投资金额达3954万元。在乐都区投资1400万元,新建大跨度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20栋,并配套相应的生产设施设备及辅助配套设备;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投资2404万元,新建拱棚25栋、育苗拱棚10栋,改造温棚14栋,新建蔬菜保鲜库1500栋、制冰库200栋,配套露地蔬菜灌溉设施6.67公顷、防雹设施66.67公顷,购置机械32台套;海东高原现代农业园区投资150万元,新建装配式日光温室3栋。目前,已完成省级项目审查工作,正在抓紧筹备建设。

乡村“活”了 路子宽了

每当七八月走进乐都区高庙镇卯寨景区,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蜿蜒曲折的登山栈道,阳光下争奇斗艳的万亩花海,如画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曾经偏远贫困的小山村,通过做活“山水文章”,实现了美丽蝶变,成功跻身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

“卯寨的变化,翻天覆地!”“住得好,环境美,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城镇生活!”……在公园广场、在田间地头,群众就“卯寨最大的变化”给出的答案如出一辙:是乡村面貌、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的华丽蝶变。

近年来,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卯寨景区通过“政府搭台,能人唱戏”,依托卯寨沟乡土民俗,挖掘陇右文化,逐渐将卯寨打造成集民俗文化游览、蔬菜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从荒山到绿坡,从鲜有人知的大山村落,到如今被更多人所熟知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村”,继续踏行在乡村振兴的大浪潮头。

近几年,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海东市各个村庄纷纷挖掘特色资源,立足自身优势,走上了一条激发乡村活力的道路。

开心农场是一款曾经在8090”后青年中风靡一时的农耕种植模式游戏。2023年,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也出现了一片类似开心农场的“共享菜园”,它不仅满足了城里人的“种田梦”,更托起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梦”,开辟了乡村增收新渠道。

刘占胜是隆治乡桥头村村民,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刘占胜也和许多人一样萌生了回乡发展的想法。

“外面再好,也不是家啊。”刘占胜曾经也是“偷菜大军”中的一员,那时候定时“偷菜”是他在务工时期不可多得的娱乐活动,看着屏幕里花花绿绿的菜园,刘占胜的心中不由地萌生了一个想法:总有一天我也要弄一个这样的菜园子。

去年年初,刘占胜在桥头村流转了13亩土地,并将其中7亩土地分割为180块,尝试以托管租赁的形式向周边游客出租。他为农场取名“家家乐开心农场”,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享受到农耕野趣。

“在这里租赁一块地,不仅可以种一些蔬菜,老板还代养5只乌鸡,而且下的鸡蛋也是自己的。”市民张先生表示,线下的“开心农场”不仅让他重温了当初“偷菜”的时光,在周末时带孩子来这边也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

2024年我不仅要扩大农场规模,增加住宿区域,还准备将乌鸡分散到村里农户人家,由他们进行代养,和大家一同致富。”想到未来,刘占胜信心满满。

乡村作为中国最基础的组织结构之一,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漫长的岁月中,每个村子因其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逐渐生成了各自的特色。

近年来,海东市通过抓扶贫搬迁、产业富民、民生实事、党建引领,让全市乡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越来越平稳,实现了“换道超车”,在“振兴之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轨迹。

城乡“融”了 心儿齐了

干净平坦的村庄道路,规划有序的农家小院,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乡风文明倡导等内容的彩绘墙。走进民和县古鄯镇山庄村,一幅安居乐业幸福文明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山庄村位于民和县西南45公里处,属脑山地区,平均海拔2300米。2013年,山庄村被列为全省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先后注入资金4600余万元,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将全村由大山深处荒草坪整村搬迁到山下,统一规划修建新村。

从山上搬到山下,山庄村村民在山下开辟出了新生活,他们住新房、搞旅游、开农家乐,小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山庄村依托自然资源,与民和七里花海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党企共建、振兴乡村”战略项目,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资金共1249万元,发展起了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带动作用突出、经济效益良好的乡村振兴产业。

随着七里寺花海景区建设和药水泉景区的提档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村民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以前都是我们去城里,现在不一样了,城里人都喜欢到我们这里来,很多人还会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当地居民笑着说,这在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这些年,许多以往在城里才能见到的东西纷纷走进了乡村,给群众提供了实惠。

冬日里,走进平安区平安街道沈家村村民黄大姐家,往年冬日里必备的煤炉早已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暖气片,厨房内原本的老式灶火也换成了天然气灶。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平安区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推进“送气接污”工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形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生活用气城乡一体化。

“自从安装天然气后,不仅做饭方便了许多,而且冬天家里不用烧炉子,也变得干净卫生了不少。”黄大姐说,过去因为冬天用炉子取暖,十分容易产生灰尘,家里每天都要清理好几遍,墙壁也被烟熏得变了颜色,自从家里通了天然气后,她感觉方便了太多。

除了天然气下乡获得了群众的“点赞”外,近年来,在政策的扶持下,沈家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对村民的住房进行了改造,加装了外层保温防水材料,通过“厕所革命”将原本的旱厕全部改造成了水厕,还实施“亮化工程”安装上了路灯。

“以前这些路灯、柏油路、健身器材等都是城里的东西,我们是真的没想到有一天我们村里也会安装这些东西,真好!”沈家村村民张先生说,以前大家都是天一黑就在自家待着,现在大家也逐渐习惯晚饭后出门转转,一起休闲娱乐锻炼身体。

城镇“新”了 群众笑了

一直以来,城镇因为拥有着更便利的交通、干净的环境为多数人所向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设施逐渐开始老化,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有效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实现老旧小区“住用安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方便、环境整洁”的目标,近年来,海东市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努力补齐老旧小区功能短板,让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前我们这个小区的居民楼不仅外墙皮脱落,而且缺少停车位,小区里的环境也乱糟糟的。”家住乐都区碾伯街道法院小区的居民李先生说。

碾伯街道法院小区是“高龄”老旧小区的代表。2021年该小区开始了改造之路。脱落的墙皮铲了重刷、外墙新增保温层、单元楼更换新的单元门、道路重新铺设……改造后的小区如今环境优美,管理规范。

除了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外,这几年,海东市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用足了力气。

“城里啥都好,就是没有原本村上的大院子,平时出去逛逛也不知道去哪里。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是公园。”家住乐都区丽水湾小区的王大爷在跟随儿女进城后很是怀念以往村上的青山绿水,三河两岸湿地公园的建设让和他一样的老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湟水河被誉为青海人民的母亲河,然而曾几何时,湟水河两岸塌岸、滑坡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乱采、乱倒、乱排、乱挖和人水争地,让湟水河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臭水河”。

近年来,海东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围绕蓝天、碧水、净土,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湟水河的蝶变就是其成效的一个缩影。

漫步乐都区湟水河畔,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粼粼波光,河中心的芦苇荡内,几只野鸭飞出,轻轻掠过水面,捕食嬉戏……如今的海东,田中有城、城中有园、园中有景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初步显现,一个个新建、改造的生态公园,如同一串珍珠,串起了人民诗意的幸福生活。

记者手记: 从原本的进城谋生到如今的返乡创业,从以往的进城消费到现在的乡村休闲,如今的海东,正从原本的城镇与乡村二元割裂逐步走上统筹发展之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之间的壁垒正在不断消弭,互促互融的城乡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指导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主管单位:海东地区经济和商务委员会
承办单位:海东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青ICP备05000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