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智慧+服务 养老变“享老” ——探访海东高原康养中心
您当前位置: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 >> 新闻中心 >> 海东新闻 >> 浏览文章
智慧+服务 养老变“享老” ——探访海东高原康养中心
发布日期:2024/11/25 14:32:26 | 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次数: 【字体:

 

海东日报记者 朵玉雪 张峰 报道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是大多数老人的心愿。

自去年以来,海东市投资2.3亿元精心打造海东高原康养中心,在居民 “家门口”构建起集疗养、康复、娱乐、休闲等综合配套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打开养老新模式。

那么,海东高原康养中心内部设施如何?具体提供哪些服务?1121日,记者前往海东高原康养中心实地探访养老服务新模式。

迎着冬日暖阳,记者走进海东康养中心一楼大厅,目之所及皆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在大厅右侧,只见一名护士正在耐心地为眼前的老人理发,旁边座椅上几位老人正在排队等待。

“我来这儿已经四个月了,不仅有人照顾,还能和大家一起打台球、看电影、下象棋,生活很舒心!”说起在康养中心的生活,51岁的谢英存满口称赞。

海东高原康养中心项目自2015年开始建设,2021年建成主体,占地面积8.57公顷,是海东市投资最大、设置床位最多、最具规模的公建综合性养老机构。该中心位于海东市乐都城市建设核心区三河六岸湿地公园西北侧、朝阳山公园东侧,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宜居,文化资源深厚,具备发展高原康养产业的先天优势,目前该中心处于试运营阶段,有60余人入住。

平坦无碍的宽阔地板,设置合理的功能区域,一应俱全的康复设备……随着海东康养中心院长贺敬义的介绍,记者就像走进一所小型社区,处处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老人的房间内,阳光倾洒在每一寸角落,使得室内明亮而温暖,让人心生欣喜,卫生间、橱柜、淋浴、洗漱等设施面面俱到,每个房间均采用适老化设计,极尽可能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便利。

在一楼养老功能服务区记者看到,书画室、茶社、舞蹈室、音乐室、棋牌室、健身房、阅览室、电影院等“休闲角”,在保证老年人追求幸福晚年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看完一楼活动休闲区和房间设施后,记者跟随贺敬义来到康养中心二楼。二楼属于康复训练区,是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特色区域。

“你看,这是作业治疗区,这些图形卡片、天平、算盘都是用来训练老人的认知能力。”“这边是运动康复区,这些器械可以根据老人肢体的损害程度来进行上下肢功能训练。”“往这边就是平衡评估室,可以通过这个设备来评估老年人的康复潜力,然后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贺敬义一边介绍,一边亲身示范着眼前一个个器具的作用。

与现代康复技术形成对比的传统康复技术,也随着贺敬义的介绍映入眼帘。针灸、推拿、艾灸、按摩、拔罐、刮痧……一系列中医诊疗,将医养结合的康养理念通过现场诊疗深入人心。“这里的老人们还是比较偏爱传统康复技术,传统康复技术具有通筋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减轻老年人肢体疼痛和恢复肢体功能具有很好的效果。”中医医生刘斌说。

除了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服务,这里的温暖更体现在细微之处。

来到康养中心三楼,在VIP房间,记者注意到房间内都采用了智能化、电动化服务,床位和沙发可以按照老人需求进行遥控操作,房间内的每张桌椅板凳都统一选择圆弧形设计,防止老年人磕碰;房间外的两侧都贴心地安装了扶手,方便老年人起身和行走。

“周叔,到饭点啦,准备吃午饭。”“孙叔,您在门口等一下,我推您去餐桌。”正值午饭饭点,老人们有的推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从各自的房间出来,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到餐厅就餐。

“未来,我们将深耕养老产业,以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科学化服务为老人们带来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以海东高原康养中心绵薄之力为全市养老产业规范化发展贡献力量。”贺敬义表示,近几年,旅居康养深受老年人青睐,海东市属高原气候,主城区海拔1940米,森林覆盖率达43.5%,年平均温度为6.9℃,年平均降雨量为335.4毫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3%,符合“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高原医学奠基人吴天一院士提出的“海拔2000米至2800米植被丰富的地方”,在发展高原康养产业方面具有气候适宜、生态宜居的优势,也为后面的旅居康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指导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主管单位:海东地区经济和商务委员会
承办单位:海东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青ICP备05000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