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记者 贾丽娜 通讯员 祝美甲
骄阳似火,炙烤着河湟大地,却丝毫未减海东市平安区老旧小区改造的热潮。从斑驳墙面的翻新到地下管网的更新,从公共空间的重塑到便民设施的增设,一场场关乎百姓生活品质的“蝶变”正在多个老旧小区同步上演。
8月2日,记者来到平安区农牧局家属院改造施工现场,挖掘机、搅拌机的轰鸣声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勾勒出老旧小区焕新的最后冲刺图景。工人们顶着烈日铺设沥青路面,师傅们正细致地为楼道墙面刷上崭新的涂料,每一处施工细节都透着对居民生活需求的考量。
而在平安区地质九队家属院,新建成的20个充电桩成了居民眼中的“香饽饽”。整齐排列的充电设备前,不时有居民推着电动车前来充电,曾经“找桩难、充电远”的困扰已烟消云散。
“以前充一次电得专门绕路去两公里外的充电站,遇上刮风下雨更是遭罪。现在下楼就能充电,不仅省钱还安全,充电桩的安装真的是办到我们心坎里的实事!”地质九队家属院居民李先生边插充电线边笑着说。
据了解,地质九队家属院190户居民中,近三成的家庭都拥有电动车,充电桩的增设彻底解决了这一群体的急难愁盼。
记者从海东市平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2025年,平安区实施10个老旧小区、涉及建筑总面积达6.8万平方米,共投资2850万元的改造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 辖区766户居民即将告别墙体开裂、管网老化、设施陈旧的生活环境,迎来“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