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创新改革激活力 奋力发展谱新篇 ——海东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您当前位置: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 >> 新闻中心 >> 海东新闻 >> 浏览文章
创新改革激活力 奋力发展谱新篇 ——海东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8/26 10:21:11 | 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次数: 【字体:
 

海东日报记者 张璐

改革,是关键一招;改革,是动力之源。

位于青海东大门的海东市,以深化改革为笔,以开放创新为墨,处处涌动着改革的活力与开放的热潮。今年上半年,一项项政策落地生根,一个个项目开花结果,一组组数据节节攀升,为全年目标筑牢根基,也让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答卷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办事难”到“高效办”

市场活力节节高

“以前企业变更办理,得跑好几个部门,提交好几套材料,现在在政务大厅‘一窗受理’,3天就拿到了新执照,效率太高了!”乐都区某餐饮企业负责人王海东的感慨,道出了当地营商环境的悄然变化。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海东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打出的一套精准有力的改革“组合拳”。

在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中,海东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项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络员+动态清理”双重机制,聚焦地方性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等15个重点领域,开展“地毯式”梳理。

为让改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海东市还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张贴线索征集公告,通过企业座谈会、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87条,推动社会知晓度与参与度显著提升。截至6月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11.1万户,占全省总量的18.7%,同比增长0.5%。

招投标领域与涉企行政执法的同步整治,更让企业感受到“减负松绑”的实效。海东市严格落实“谁制定、谁负责”的公平竞争审查原则,今年上半年抽查政策措施42件,废除2项妨碍统一市场的条款;在行政执法层面,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动市场监管、税务、环保等部门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12次,减少重复检查30余次。

“以前一年要应对多个部门的检查,现在联合执法一次就能搞定,省下的时间可以放在企业发展上。”青海某铝业公司负责人张先生说。

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的“加速跑”,则让“高效办成一件事”从承诺变为现实。海东市梳理出企业开办、社保参保、不动产登记等23项高频事项清单,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牵头部门专窗,实现“一窗受理、集成办理”。

针对群众“跨省跑、折返跑”难题,海东市与甘肃省兰州市、西宁市共同梳理173项高频“跨省通办”事项,将兰西城市群通办事项拓展至412项,签订《兰西城市群政务服务一体化联盟2025年工作备忘录》。截至6月,全市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业务15523件,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37次。

“家门口”到“国际范”

外贸活力步步升

“这批销往哈萨克斯坦的青稞饼干,今天就能完成通关,多亏政府帮我们对接物流和展会资源!”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正忙着核对出口订单。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海东市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让越来越多的本地产品走出国门,外向型经济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青海濮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耐火材料,今年一季度受物流影响,出口货物滞留港口,海东市商务局主动对接海关、物流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及时交付订单,上半年该公司出口额同比增长40%。

为稳住外贸基本盘,海东市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密切跟踪青海濮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青海广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本土重点外贸企业的出口订单,协调解决了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通关报关等问题。

“走出去”参展,也逐渐成为了海东市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今年上半年,海东市组织107家次企业参与“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商品展”“中国(青海)—哈萨克斯坦经贸推介会”等国际性展会,搭建“青货出海”平台。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商品展”上,海东的富硒土豆、青稞制品、民族手工艺品等120余种产品集中亮相,现场签订意向订单1.2亿元。

平台载体的建设,为外贸发展注入“强心剂”。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海东跨境电商综试区平稳运营,“海台购”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已入驻商家141家,涵盖进口食品、美妆、母婴用品等品类,上半年完成跨境电商(1210)交易额28.17万元。

“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区域活力节节涨

“从海东明志中学到西宁八一路的班车开通后,我每天通勤时间缩短了40分钟,太方便了!”在平安区上班的张晓燕日常通勤时间的变化,是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生动缩影。

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加速键”,让两市群众共享民生福祉。今年以来,两市建立市际联席会议制度,签订33项工作协议,推进24项合作事项落地。

交通领域,加西高速公路大通至西海段建成通车,缩短了海东与西宁的通勤距离;开通海东明志中学至西宁八一路通勤班车、西宁至乐都区卯寨景区等3条专线,方便群众出行与旅游。

产业协同方面,两市签署大数据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智算超算核心产业集群,目前已有5家企业入驻;100余家海东企业参与“青超联赛”农产品展销活动,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富硒土豆、互助青稞酒等产品,短视频播放量达34万次,带动销售额超2000万元。

公共服务领域,西宁市6所优质学校与海东市的学校开展结对帮扶,1.79万名海东籍随迁子女在西宁市顺利入学;两市还实现住房公积金“跨中心月冲还贷”,海东市居民在西宁购房可直接用海东公积金还贷,已累计为120余户家庭办理相关业务。

县域跨界协作的“协奏曲”,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群众。互助土族自治县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共建冷凉蔬菜种苗繁育基地,今年上半年合作繁育种苗240万株,在互助县订单种植特色蔬菜8.67公顷,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平安区与西宁市湟中区推进交通互联,投资320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5公里,计划6月开工建设洪水泉回族乡北岭村至田家寨镇的公路,建成后将打通两地乡村交通“毛细血管”;两地共建富硒产业带,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富硒大蒜、富硒鸡蛋等产品,上半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7亿元。

锚定目标再发力

续写发展新篇章

站在上半年的节点回望,海东市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拓空间、以协同促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展望下半年,海东市将继续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以“持续用力”的韧劲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在改革领域,海东市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常态化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与招投标领域整治,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监管,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

在开放领域,持续加大外贸企业培育力度,确保全年新培育外贸企业15家以上,推动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20%;支持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国(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扩容升级,组织企业参与更多国际展会,助力“青货”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鼓励更多本土企业获取国际认证、赴境外投资,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

在区域协同领域,加快东西部协作签约项目落地进度,确保年度到位资金目标完成;深化西宁—海东都市圈合作,推进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县域跨界协作,推动互助—大通冷凉蔬菜产业、平安—湟中富硒产业带提质增效,让区域协同发展的“乘数效应”持续释放。

发展路上,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回眸海东的发展历程,改革步履坚定、铿锵前行,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一次次务实创新、奋发有为的精彩实践,为在新征程上推动海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增添新动能、注入强劲动力。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指导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主管单位:海东地区经济和商务委员会
承办单位:海东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青ICP备05000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