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市政府:
现将《海东市农业发展委员会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予以上报,请审阅。
2017年12月21日
海东市农业发展委员会
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一年来,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及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市农发委党组对全市农业法治建设作了部署安排。一是我委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关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首先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不定期在党组或党组扩大会议上组织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平均每年学法活动不少于2次。其次,注重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干部职工的必修课目,采取法制讲座、法律培训、考核考试、日常学习等相互结合方式学法用法。二是结合普法工作,广泛宣传中央精神。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封湖育鱼”、“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等活动和国家法制宣传日期间,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开展中央精神和农业法制宣传。
二、健全制度、夯实举措
(一)坚持“一把手”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明确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严格落实海东市依法治市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党组会议、委务会议议事规则,将依法治市纳入重大议事范围。
(二)逐步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模式,让法律顾问更多的参与到政府立法、决策、合同、应诉工作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作用。
(三)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一是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以来,我委进一步强化对农业项目的风险监控、风险预警和动态管理,围绕农业项目资金安排管理、申报审核审批、人财物管理等权力运行关键点,开展监督检查,深入治理“吃、拿、卡、要”,不定期组织抽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政务公开、结果公开。三是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办结的行政执法案件录入“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府检联席互动工作。
(四)推进规范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及我委设定的目标要求,不断推进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促进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上新台阶。二是初步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将农作物种子质量和生产经营活动监督检查、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及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监督检查等3项列为2017年度市级随机抽查事项,初步建成市级市场主体名录库和市本级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了随机抽查工作细则。三是认真做好农资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农药生产经营企业调查核实,落实纳入平台监管的农药企业19家。四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农业系统的执法人员清理,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同时按省农业厅要求对全市农业系统农业部执法证执证人员进行了清理。
(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一是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加大放权力度,将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和服务便民。二是做好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对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承接单位采取面对面对接形式,对下放审批项目的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详细讲解和指导,开展业务培训。三是调整和完善部门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根据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规范运行机制,我委今年以全省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通用参考目录编制为契机,对全市农业系统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统一梳理,为下一步统筹推进两单融合奠定基础。四是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五个规范”和“四个统一”,进一步梳理规范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推进事项名称、申报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限和审查工作细则的标准化。
三、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一)行政审批事项得规范,简政放权再推进。通过清理调整规范。根据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调整的要求,我委行政审批权已由市级下放至县级的原市级审核转报类公共服务事项“兽动物监督检疫”按照审改有关规定,报市审改办核准后予以下方,按照上级单位要求,上划黄河水域水产养殖审批事项。
(二)调整完善权责清单,切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对我委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进行重新梳理,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请的初审”调整列入行政权力清单的“其他行政权力”类事项,取消“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初审”1项,余“种子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的备案”1项。初步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全面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据统计,今年全市农业行政执法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458人次,检查农资企业(网点)281个,查获违法农资产品14公斤,立案查处农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案件2起,其中违法销售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案件2起。
(三) 紧密结合业务,切实服务三农。一是利用农业工作会议和业务培训时机,把普及农业法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各企业领导及农业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二是依法规范整治农资市场。定期不定期的对各县(区)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市场进行摸排和整顿,坚持依法销售原则,严厉打击劣质种子、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劣质农资流入市场行为,为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生产环境。全年农业综合执法案件办结16件,共出动执法人员436人次,出动车辆76辆次,检查经营企业276个次,整顿市场126个次。三是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科技示范户培训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今年共集中培训12次600人次。四是结合脱贫攻坚,开展技术扶贫和法律扶贫工作。31个贫困村的农技人员,带着涉农法律法规、种养技术和产业扶持政策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块进行宣传、技术培训和指导,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法律、技术和扶持政策问题。
(四)推动法律进乡村,化解矛盾促进邻里团结。一是组成法律宣传小分队,深入乡、村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分别到互助县五峰镇石湾村等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并结合我委正在开展的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的创建等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宣传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接受法律咨询500余人次,有力推进了土地确权、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工作。二是组织人员开展法律进企业宣传活动。一年来,执法大队对各定点企业、种子兽药经销门市、屠宰场等通过入户面对面交流、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共发放法律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咨询400余人。通过这种方式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繁荣稳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强化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稳定工作。重点加强各类涉农方面的信访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和土地流转纠纷调解工作,共处理回复信访案件2件,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1件。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努力,我委依法治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难以客服的困难。
一是缺乏相应的法律专业人才。我委目前设计土地确权、渔政执法、动物检疫、农资打假等多种涉及多部法律的重大工作,但全委目前没有任何一名法律专业干部。
二是缺乏相应工作经费。土地确权、产权制度改革等是关乎农村稳定、关乎乡村振兴战略、关乎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工作,需要广泛宣传、积极借鉴、认真推进,但除了一点仅有的捉襟见肘的省级专项财政外,市级无任何配套经费,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三是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农村治理需要强化。由于群众文化水平低,民族宗教影响大,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等,法律意识不强,农村治理仍然存在依靠宗族势力等的现象。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7年,我委法律进乡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和差距,下一步,我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法律进乡村”相关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普法力度。结合农业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切实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二)丰富宣传形式,营造氛围。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农村现有的宣传阵地、宣传工具的作用,利用村民大会,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知识,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
(三)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法律进乡村”活动时间长、范围广、任务重,我们将充分发挥各股所的职能作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信息反馈和档案管理工作,对“法律进乡村”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全面推进我市“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