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近日,海东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做好“六稳”工作,扎实落实 “六保”任务,紧紧围绕“让市场主体活起来、多起来、强起来”的工作思路,突出“提高审批时效、放宽准入门槛、审慎包容监管、鼓励减租降费、优化服务举措”五项抓手,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保市场主体”16条工作措施,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市场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措施保障。
一、提高审批时效,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压缩企业登记注册时限和办照环节,全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全程电子化”。截止目前,已将企业登记注册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将食品生产许可压缩到10个工作日内。将开办企业4个审批环节优化压缩为1个环节,9件登记材料压减到6件。
二、放宽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开辟食品经营“绿色通道”,允许符合条件的食品经营者在未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的情况下试营业,经营面积在50㎡以下的餐饮经营者凭借《青海省小餐饮备案卡》,开展经营活动,零售连锁药店在拥有药学相关专业人员的前提下开展执业药师网上“远程审方”,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三、审慎包容监管,推行柔性执法。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积极推行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执法,努力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不断提升“安康河湟”智慧监管平应用效能,着力推动“掌上监管”“网上监管”,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对轻微违法行为等多种情形免予行政处罚,已公示期满的行政处罚不再公示并实行延期登记,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年报、许可证、健康证到期无法办理的实行延后办、承诺办,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清理吊销名单。
四、鼓励减租降费,纾解企业困难。积极协调各类市场开办主体减租降费,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租减负,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助力复工复产、复商复业。
五、优化服务举措,助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股权质押融资登记和动产抵押登记职能作用,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困难。改进服务方式,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培训、特种设备检验等事宜上门服务,免费组织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单位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技能培训。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充分释放城市活力,推动经济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