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李富生 通讯员 邢永元
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差、区域环境限制大、人力资源匮乏,各行政村没有一个集体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属于名副其实的集体经济空壳村……这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各行政村几年前的真实写照。
村集体经济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贫困村没有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2015年底,精准扶贫开展以来,五峰镇党委、政府为解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的难题,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要寻求突破创新的办法,重点推行政策先行、多业态发展、试点示范等措施,扶持一批集体经济薄弱村,壮大一批集体经济强村,推动了全镇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五峰镇1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4个村超过10万元,1个村超过50万元。全镇7个村兴建了实体经济,7个贫困村通过入股互助县凯峰农业光伏扶贫项目实现村集体分红收益49.77万元;11个非贫困村入股互助县绿色产业园区安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现村集体年分红收益81.8万元。
转咀村成立互助县泽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修建村级榨油坊,注册创建“格桑花”牌菜籽油产品、油菜籽加工项目,依托帮扶单位青海省税务局,在全省税务系统内销售格桑花扶贫菜籽油。今年上半年,销售菜籽油6万余升,取得销售收入201万元,获得纯利润54万元。纳家村注册创建“绿色纳家”农产品品牌,成立互助县绿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打65土豆、互助八眉土猪肉、手工粉条、纯菜籽油、当归等特色农产品,在西宁居民小区设点,每周定时配送销售,将绿色农产品送到西宁市民的餐桌上。2019年累计销售土猪80多头、蔬菜2000多斤、手工粉条4000余斤、土豆8000余斤、菜籽油2000余斤,村集体净收入9.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逐步步入发展轨道。白多峨村依托五峰山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修建旅游商铺、开办农家乐,引进互助县“青绣”产业,设立“青绣”产品生产基地,已培养20多名“绣娘”,吸纳十多户贫困户就业,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双赢”。海子村充分利用30万元易地扶贫后续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设8间门面房发展村集体洗车产业,年租金收益2.4万元。
目前,五峰镇正在逐步实现贫困户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各村集体用好用活集体收益资金,乘势而上,抓住机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硕果累累,“活水”长流,富民强村之路逐步迈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