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现代农业让农民生活有奔头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系列报道之二
您当前位置: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 >> 新闻中心 >> 海东新闻 >> 浏览文章
现代农业让农民生活有奔头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日期:2020/9/18 9:23:23 | 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次数: 【字体:
 

□时报记者 胡生敏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上世纪80年代,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农民日子有奔头、未来有希望的喜悦。

30多年前的一幕,在今天依然如此。作为青海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海东市经过产业调整、结构优化,突出地域特色,全力打造国家级示范园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成为引领全省农牧业发展的新标杆。

一项项农业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涉农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美丽乡村焕发新颜……行走在河湟大地,到处激荡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春潮。近几年,随着科技推广力度持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海东农民延续着自己的逐梦之旅。

多年来,海东各地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积极组织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油菜两大优势作物,大力发展蚕豆、紫皮大蒜、乐都长椒、循化线椒、食用菌、大樱桃、薄皮核桃、高原制种等特色作物,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互助土族自治县气候冷凉,日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山大沟深形成了自然隔离带。这些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让互助县成为种植油菜的理想地域,也成为油菜制种基地。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互助县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优质油菜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的系列化服务体系,并已走向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数据显示,2020年,全县油菜播种面积达32万亩,预计产量达5.44万吨。全县油菜播种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万亩左右扩大到当前的30余万亩,油菜已成为农业第一大作物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作物,每年为内蒙、新疆、甘肃等春油菜产区及部分冬油菜产区提供500万亩优质杂交油菜种,在蒙古国、俄罗斯等异国他乡也落地生根了。

同样,马铃薯也在河湟谷地焕发出新活力。海东种植马铃薯由来已久,昔日主要靠它解决温饱,而今,这个老产业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主导海东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它不仅成为主粮,也成就了海东农业的强势崛起。

作为马铃薯主产区的乐都区,全力推广地膜、双膜、全膜覆盖式栽培技术,通过免费发放种子、化肥等方式,鼓励规模化种植,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将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了马铃薯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以前,马铃薯主要是自给自足,由农民自发种植、自家食用,规模小,无外销。”郭占福是乐都区峰堆乡上一村村民,也是乐都区合瑞顺洋芋良种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为了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郭占福通过流转周边土地,集中连片打造“千亩洋芋种植基地”和“千亩洋芋花海观赏基地”等拓宽增收渠道,带动了上一村、上二村等周边村120多户贫困户就近务工。

目前,海东市生产的种薯除供给全省以外,每年还为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供种,商品薯供向上海、福建及泰国、新加坡等地,深受国内外需求者的赞誉。

秋景美如画,沃土蕴希望。近两年来,海东以做大做强高原特色产业为抓手,大力构建具有海东特色的产业体系。种植业在突出薯、油两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树莓、苗木、中药材等高效普惠型产业。养殖业在突出肉羊、肉牛、生猪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生态鸡、奶牛等产业。水产养殖以沿黄区域为重点,大力发展健康养殖。

在海东,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成功代替了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的传统模式。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让农民的钱包更鼓了,腰杆更挺了,生活幸福指数更高了。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指导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主管单位:海东地区经济和商务委员会
承办单位:海东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青ICP备05000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