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报记者 巴迎桂 报道
9月8日,海东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全媒体大型采访团来到了平安区三合镇。在三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区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十几名工人戴着口罩、身穿工作服,挑拣着一颗颗枸杞,并将其装盒、喷码、过称装箱、搬运,一片忙碌的景象。
“这个产业园是今年政府支持创办的扶贫车间,目前,已吸纳了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厂里务工。”平安区三合镇副镇长喇肇星介绍说。
今年2月份,青海高原农夫农业有限公司在政府的牵头下,入驻三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受益于易地搬迁政策的翻身村村民牟罗毛吉和其他村民就成了这里的“上班族”。算着工资收入,说着今后的打算,牟罗毛吉脸上乐开了花:“我早上八点半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一个月能拿2600元的工资,厂里还提供住宿和食堂就餐,一年下来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
2016年,翻身村整村易地搬迁,被安置在三合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牟罗毛吉就是其中的一户。她家于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且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夫妻俩仅靠外出务工收入维持生活。2017年,三合镇按照扶贫政策,采取统一规划,精准锁定搬迁对象,帮助牟罗毛吉家搬进了新房,过上了新生活。
牟罗毛吉家告诉记者,自从住上新房子后,心里也敞亮了。几年来,她家通过劳务输出以及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到现如今,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当上“工薪族”,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达2万元。
为确保全市易地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近年来,海东市加大易地搬迁安置及后续产业扶持,以务实的举措帮助群众搬出穷窝,拔掉穷根,让贫困户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让很多像牟罗毛吉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有稳定收入的“工薪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