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成财)今年以来,海东市农业农村局以乡村产业振兴为总抓手,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
近年来,海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15个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村为引领,注重河湟文化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结合,打造了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传承、田园风光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卓扎滩、乐都区卯寨、平安区石碑花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七里寺花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红光村、化隆回族自治县本康沟等20多个典型,有力推动了全市乡村振兴。海东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加快绿色循环农业发展为切入点,率先在全省开展双坑交替式、三格化粪池式无害化卫生厕所试点建设工作,加快人畜粪肥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建设,乡村面貌向美化、亮化、净化转变,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省级试点县(互助县)引领,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省级验收,共完成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数1587个,量化资产16.67万元,确认成员身份数147.89万人,发放股金证书12.62万户,涉及村民50.19万人,股金分红总额144.35万元,成为全省农村改革的样板。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为契机,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市完成减量增效105万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3%,农田残膜回收率达89%,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70%以上。化肥减率达33.78%,农药减率达38.79%,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了向绿色生态的有效转变。
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扶持资金7448.7万元,重点扶持源虹生猪产业化有限公司、弘育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养猪场建设,目前全市生猪存栏35.4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5.78万头,生猪出栏19.53万头,为全省生猪恢复生产作出了贡献。共争取农牧业项目资金9.8亿元,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生猪生产恢复、化肥农药“两减”行动等重点项目,已完成总投资6.04亿元,全市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成功举办了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海(河湟)第五届农产品展交会,参展企业达到278家,参展各类产品120类1473个,累计参观人数达6.8万人,实现农产品销售总额499.31万元,共落实签约项目23项,总投资约54.05亿元,较上年增加17.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