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互助县】“订单育苗”播种产业新希望
您当前位置:中国中小企业海东网 >> 新闻中心 >> 海东新闻 >> 浏览文章
【互助县】“订单育苗”播种产业新希望
发布日期:2025/4/11 15:25:26 | 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次数: 【字体:

海东日报记者 巴迎桂 祁鑫

阳春四月,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土地也开始从冬眠中苏醒,新一年的春耕备耕也拉开序曲。今年种什么?怎么种?销路怎么样?这是农户年年都要思考的问题。

48日,记者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新添堡村的田间地头进行探访。“苗还没长好,销路就找好了,今年的第一茬已经收获出售了,现在是第二茬。”清明过后,春耕即将来临,新添堡村党支部书记严积春拿着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冷凉蔬菜收购订单协议,心里格外踏实。因为新添堡村基地上种植的四茬冷凉蔬菜都已签订了收购协议,不愁销路。

走进新添堡村的温室大棚里,严积春正忙着管理精心培育的4棚无架四季豆苗和4棚薄荷苗,忙着开展除草、浇水、通风等管护工作,确保菜苗茁壮成长,为一个月以后的上市做好准备。

“大棚育秧技术通过科学调控温度、水分、光照和养分等生长条件,为秧苗生长提供了稳定且优越的环境,从而保证了移栽后的成活率。”严积春满怀信心地表示:“这批菜苗价值17万,能卖个好价钱。”

“订单式”育苗是互助县农业现代化的一大亮点。互助县在推广大棚育苗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通过提前锁定种苗需求,不仅保障了种植户的生产计划,还有效提高了育苗的针对性和效率。

严积春向记者介绍,过去,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信息不对称,往往盲目跟风种植,等到秋收之际,农产品集中上市,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暴跌,农户常常面临“菜贱伤农”的困境。如今,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订单式销售,正悄然改变着这一局面。

政府牵头下订单,让新添堡村的8座大棚有了新的身份——冷凉蔬菜种植基地。

“我们今年打算种植无架四季豆、薄荷、羽衣甘蓝等8个品种的露天蔬菜,在带动大伙产业增收致富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严积春边走边介绍。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大棚,空气中弥漫着薄荷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薄荷是一种有特殊经济价值的特色芳香作物,也是很常用的中草药。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的转型,互助县积极探索冷凉蔬菜种植品种,今年基地新种植的薄荷生长旺盛。“一浇水,薄荷没几天就会变绿了,生长得还很快。”严积春介绍说,“因为前期就签订了合同,下个月就会以市场价来收购这些苗。有销路,有保障,我们会延续这个模式。”

订单式销售解决农户种销问题的同时,也给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每到育苗、种植、管护的各个环节,新添堡村村民张有梅便前往蔬菜大棚上班。“这里离家近,基本上就是灌水、浇肥、除草等,工作很轻松,每月收入3000多元,还能学到蔬菜种植技术。”张有梅说。

产业联农带农、增收明显。新添堡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党员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打好“输血、造血、活血”组合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高原冷凉蔬菜种植产业为当地脱贫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种植、采摘到分拣、打包、装车,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新添堡村全年预计吸纳务工4000余人次。同时,还带动126户农户种植蔬菜23.8公顷。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指导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主管单位:海东地区经济和商务委员会
承办单位:海东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青ICP备05000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