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海东日报讯(记者 贾丽娜 通讯员 祝美甲)近日,黄河源头区重要支流湟水河(海东市平安区段)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一期)传来重大进展——横跨湟水河的两段DN800顶管施工全面贯通。这两段总长230米的双管顶进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这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点工程正式进入加速推进阶段,为后续项目建设筑牢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该项目(一期)批复总投资13076.95万元,预计建设工期为两年。截至目前,各类资金已下达12810.22万元,其中包括中央和省级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1604.5万元、地方债券1114万元以及区级配套资金91.72万元。项目选址于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办事处东村及张家寨村,涵盖平安区污水处理厂东北角位置及湟水河北岸部分区域,紧邻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景区,总用地面积达10.03公顷。
据介绍,顶管施工环节是该工程的关键控制性节点,采用双管河底顶进工艺。项目团队经过前期周密勘察与方案优化,于2025年7月26日实现首根顶管顺利贯通;第二根顶管在施工中持续优化参数、精准把控进度,于8月11日高效完成作业。为保障顶管安全作业,项目同步建设了两座深度14米的钢筋混凝土工作井(始发井与接收井),为穿越河道施工提供了核心结构支撑,确保了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自2024年该项目启动以来,平安区水务局积极行动,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强化统筹调度,高效完成了拆迁清表、施工规划、手续办理等前期筹备工作,为工程顺利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项目前期涉及的入河排污口论证、环境影响评价、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使用草地可行性报告等均已获审批部门许可,部分用地(6.96公顷)手续、招投标工作及施工许可也全部完成。
自2025年2月底项目复工后,已顺利完成跨河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开挖,当前正推进顶管作业和复合潜流湿地集水渠、配水渠钢筋混凝土作业。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点工程,该项目创新采用“基质过滤+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复合潜流湿地系统,可对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使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以上。项目建成后,每日可净化尾水1.5万立方米,处理后的尾水将作为生态补水汇入湟水河,有效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为河道生态系统恢复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顶管施工的全面贯通,是湟水河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推进中的重要里程碑。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湟水河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和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提供长效支撑,有力助推“水清岸绿、城水相依”的美丽平安建设,更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注入新动力,为黄河源头区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