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海东日报讯(记者 巴迎桂)近日,由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法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办,时装艺术国际同盟承办的“匠心东方·首届中国手工艺作品国际巡展”巴黎站入选名单正式公布。其中,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青绣(盘绣)产业基地选送土族盘绣作品《太阳花》成功入选,即将亮相2025年10月的法国巴黎Wilde艺术中心,这不仅是对土族盘绣技艺的至高认可,更是青海民族手工艺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里程碑。
土族盘绣,以其独特的技法和“两针两线”工艺闻名,绣出来的作品针脚细密、色彩浓烈、立体感极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入选的作品《太阳花》,正是盘绣艺术的巅峰呈现。太阳花(土语称“廓日洛”)是土族最重要的文化图腾,象征团结、光明、吉祥与生生不息。作品以七彩丝线精心盘绕,将太阳的万丈光芒与花瓣的绚丽形态完美融合,每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土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土族精神与审美最直观的载体。
近年来,互助县以打造“土族盘绣”名片、建设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为引领,着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成功创建国家级“土族盘绣”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获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6家。2023年互助县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2024年县文化馆获全国非遗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目前,互助县拥有长期稳定从业的专业绣娘5300名,季节性生产绣娘3000余名。依托青海民族大学优质资源,通过开设盘绣高端人才培训班,重点培养企业管理人员和研发设计人才,累计选派300余名绣娘和管理人员参训,有效提升了盘绣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工坊运营水平。通过建立“专业绣娘+季节性绣娘”的弹性用工体系,既保障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又带动了农村闲散劳动力灵活就业,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增收致富的双赢。
“匠心东方”国际巡展旨在以传统手工艺深化中外文明对话、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土族盘绣《太阳花》入选其巴黎首展意义重大:它将向欧洲观众展现中国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作为“活态文化”代表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互鉴;同时有望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文化经济价值双赢,并通过国际成功赋能乡村振兴,带动就业与文化致富。
今年10月,土族盘绣《太阳花》将在法国巴黎Wilde艺术中心绽放异彩,向世界讲述来自青藏高原的太阳传说。11月,它还将随巡展前往卡塔尔首都多哈,这朵承载着千年民族记忆的“太阳花”,正以其耀眼光芒,照亮中国非遗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