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海东日报讯(记者 吴雨)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24年度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单位予以督查激励。海东市因在质量强省建设工作中的优异表现脱颖而出,荣获此项殊荣,并获得100万元资金激励支持。
近年来,海东市紧密围绕“质量强国”“质量强省”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致力于提升产品、工程、服务及环境质量,为现代化新海东建设筑牢质量根基。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海东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聚焦有机农畜产品、绿色算力、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引导技术、品牌、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业汇聚,助力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质量升级。2024年,该市新申报绿色食品44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1%,冷凉蔬菜出口突破“千万”大关;互助油菜籽和互助八眉猪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市相关项目总数达32个,数字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服务业领域亮点频现,自然景观、文化体验及服务设施深受游客好评,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
围绕重点领域,海东市深入开展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生活性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及公共服务监测满意度全面改善。数据显示,全市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交通运输领域产品质量合格率更是高达100%,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合格率达98.8%。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7个在用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4家县级二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此外,海东市成功获批全国第四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质量供给水平逐步提高。
在夯实技术基础方面,海东市持续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服务保障。目前,已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个,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科技孵化器1家、“科技小院”1家。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建设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4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7个。
品牌培育方面,海东市不断完善品牌培育、使用、保护、发展机制,品牌效益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2024年,全市累计注册商标11500余件,有效发明专利141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件。“互助青稞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19家青稞酒企业获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乐都紫皮大蒜”“互助八眉猪”等4个品牌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互助县“八眉猪”还入选全国2024年星级“土特产”培育示范企业榜单,品牌建设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