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在科教兴青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引领下,我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充分开放和具有活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努力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驱动力。
集聚创新要素,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茁壮成长
近年来,针对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我省积极搭建科技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批有竞争力、有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正在快速成长。截至2012年9月,全省4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4.7亿元,占青海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72%,工业增加值占青海省GDP的4.5%,已成为最具创新优势的市场主体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我省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一方面积极建设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平台,一方面依托企业加快建设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此为依托聚集高素质科技人才,抢占同行业技术制高点。目前,全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初见端倪,已建成包括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盐湖特色产业集群等在内的20个国家级科技平台,144家科研机构和3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家院士企业工作站。认定47家高新技术企业、93家科技型企业、28家创新型企业(其中国家创新型企业4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等企业创新平台,已成为青海省技术创新的重点基地。
集成科技资源,共享人才优势,使自主创新日益成为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驱动力。在我省工业产业发展的高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总产值已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以上。特别是2011年底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聚集了全省28%的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生物技术、中藏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雏形,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7%,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为推动青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产学研结合,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不断突破
产学研结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从盐湖提锂到镁的综合开发,从晶硅、磷酸铁锂等材料的制造到太阳能发电基地的建设,3年来的实践证明,我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启动实施的“123”科技支撑工程,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并促使青海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水平发生深刻变化。
2009年,为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见》,着力解决制约我省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科技瓶颈,省政府决定由省科技厅牵头组织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等单位分两期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
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动投入、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且突破了一批产业化核心技术,在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截至2012年底,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13.46亿元,实现产值613.16亿元;申请取得专利589件,制定各类技术标准110余项,有力推动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我省积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统筹科技资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集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如以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为骨干,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14家与盐湖产业相关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了首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业科学院、青海清华博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特色浆果资源产学研联合体。科研单位、高校技术研发和企业产品生产及销售的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青海特色经济发展。除校企结合、院企对接等传统结合模式外,我省各级科技部门还不断加大与相关部门、地区、行业的统筹协调力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日趋紧密,有力支撑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科技产出再创新高。"十一五"以来,我省通过大力集成省内外创新资源,积极探索具有青海特色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5年间,全省共取得科技成果1110项,比"十五"期间增加1倍,其中3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92.9%。我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奖励数量大幅增长,其中由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完成的青藏铁路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