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海东日报讯(记者 胡生敏 通讯员 马生芳)市场主体是经济增长的微观载体,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数量越多、体量越大,市场越活跃,地区发展就越有活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近年来,海东市着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思路举措,更大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推动海东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筑牢坚实基础。目前,海东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1万户,在全省总量中占比19.7%。
海东市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以登记时限、登记环节、全程电子化率等内容为工作方向,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为工作重点,全面实行前置审批事项企业名称预核准材料压减要求,除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复印件以外,不再索取其他材料。采取“即来即办、急事急办、随到随办”的工作方式,提升了企业办理营业执照便利化的程度,将企业登记注册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落实“市场主体在同一县区增设经营场所,免于分支机构登记”要求。突破了一直以来一份营业执照只能有一个地址的限制,减少了申报材料、压缩了审批环节,节省了企业增设分支机构的时间和成本,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扩大经营的门槛和成本,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实现了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多点开展经营。
为推进住所信息部门共享,依托青海省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建立标准化住所(经营场所)数据库,逐步实现市场主体登记过程中房屋产权信息、不动产权证书编号、路名等信息数据在线比对核验,强化虚假住所信息查验的同时,对信息比对无误的非住宅经营场所实行承诺登记,免于提交证明材料,进一步推进了住所信息共享共用。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为抓手,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网上办件率达98%的基础上,持续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采取网上填报信息、相关责任人手机实名认证、线上电子签名、电子营业执照盖章确认的全程电子化方式办理登记注册业务,持续提升登记注册效率。目前,登记注册业务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71.4%。
为落实“四扇门”改革要求,全市建立主管市长为组长,26个市级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证照分离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强化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责,确保依单审批、照单放权。梳理形成《海东市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采取 “四扇门”改革要求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优化。市、县区两级共取消审批11项,审批改为备案7项,实行告知承诺14项,优化审批服务67项。
依据证照分离改革要求,按照一般事项、许可项目进行管理,全市实施经营范围条目规范化。在系统内确立后置审批部门信息,并通过政务信息共享交换系统及时定向推送对口行业主管部门,紧密了市场准入、行业准营部门监管衔接。明确了各单位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信息归集共享工作内容和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持续推进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系统应用。证照审批无缝衔接、联动工作格局逐步构建。
全市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开展以来,海东市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设立组织机构、细化工作方案、建立“一人一企”台账、全面宣讲政策、找准问题、强化服务,有效纾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赌点问题。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时效、优化监管手段、完善信用修复、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企业融资、维护市场稳定畅通投诉渠道为核心,制定出台11条惠企暖企措施,进一步强信心促复苏、刺激经济快速回暖。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联合青海银行海东市分行召开了“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政银企融资对接洽谈会,为成功融资的30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现场发放贷款1.81亿元,通过青海银行助企纾困个性化服务获得展期续贷、延期还本付息、减费降息等“真金白银”的帮扶政策,有效提振了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