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自今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市委市政府主责,司法行政部门统筹,业务主管部门主办”的工作格局,建立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备案、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分析会商、问题线索流转办理、行政执法与纪委监委联动监督等工作机制,在严格公证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直击“四乱”痛点,行政执法行为日趋规范。针对行政执法过程中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市政府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公布各部门行政检查事项和行政检查计划。市司法局全面推行“起草部门初审+司法局审核”的“双审制”,严格涉民营企业规范性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及时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市交通运输局推行“邀约式”执法检查服务模式,实现企业从“被动检查”到“主动邀约”的转变。市城管局推行“阳光执法”模式,依托县区综治中心“天眼工程”,形成了快速取证、精准调度、高效处置的执法管理模式。市市场监管、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实施联合检查,增加跨部门综合监管应用场景,持续提升协同监管能力,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项目 |
数据 |
公布涉企行政执法主体 |
172个 |
公布涉企行政检查事项 |
708个 |
公布涉企行政检查计划 |
602项 |
查找问题线索23条 |
办结21条 正在办理2条 |
聚焦执法顽疾,问题查究整治走深走实。根据行政执法部门行政裁量权基准, 对2023年以来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进行统一评查,查找执法问题,规范行政执法案卷,从主体不合法、适用法律错误、调查取证资料缺失、审批手续不齐、法律审核材料缺失等12个核心要素进行全维度审查,建立“评查—反馈—整改—复查”闭环机制。截至目前,已评查执法案卷388卷,并形成一卷一表,发现问题210条,立行立改210条。强化与市纪委监委的沟通协调,协同推进群腐工作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并及时向市纪委监委报送工作开展情况和发现的问题线索9条。
突出执法为民,企业减负增效可及可感。积极构建“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涉企执法新模式,通过公布涉企执法主体、“扫码入企”等举措,推动涉企执法向透明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型。强化包容审慎监管,更多采用柔性执法方式,深入175家企业开展座谈交流,通过发放《涉企执法检查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走访企业记录表》,提前介入帮助企业排查整改隐患,监管重心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防范”,企业依法经营水平有力提升。组织30余名律师为全市25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帮助民营企业梳理法律风险点19个,为企业出具法律意见65条,提供法律咨询3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