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周晓华
“生态似水,城市如舟。”城市建设事关每个市民,作为青海的东大门,海东市将如何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海东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军给出了答案。
李军说,近年来,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扎实开展美丽村镇建设、提高垃圾污水治理能力、全力推动地下管廊建设的基础上,海东市颁布了《海东市绿色宜居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为绿色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法规保障。目前,海东市城镇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的比重从2013年的13.9%上升到2019年的28.64%。先后建成了乐都朝阳山、平安驿州、民和麻荒滩、互助毛斯湖等12座湿地公园,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37%,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69平方米。2014年以来,海东市共组织建设美丽城镇24个、建设高原美丽乡村831个,通过集中开展住房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特色风貌打造等项目,加大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了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从源头上清除了“脏、乱、差”现象。
在污水垃圾治理方面,海东市大力推进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8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从2016年的75.01%提升到了2019年的95.81%。建成城镇垃圾填埋场6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15%。在平安区建成了海东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日处理污泥及餐厨垃圾30吨,满足乐都、平安核心区污泥及餐厨垃圾处理需要。结合高原美丽村镇建设,不断推广普及“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全市34个乡镇建成了生活垃圾填埋场,46个村实施了农牧区生活污水试点项目,3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销号。
李军告诉记者,2016年7月,海东市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目前已建成管廊主体45.6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仅节省了地下空间资源,还缓解了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的矛盾,尤其是乐都区滨河北路2.96公里污水舱的启用,有效解决了污水排放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建设充分彰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风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作为海东城市建设的职能部门,李军表示,下一步,海东市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城乡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尤其是加强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流域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推动三大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二是进一步加大美丽村镇建设,推动全市所有村庄、乡镇实现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全覆盖。三是切实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完善供水、排水、供热、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彻底改变老旧小区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的旧面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四是抓好施工工地污染防治,督促各施工工地安装扬尘自动在线检测、喷淋及视频监控系统,推动建筑工程标准化工地创建,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五是围绕《海东市绿色宜居城市建设促进条例》的实施,加快出台《海东市装配式建筑实施细则》,将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范建设管理工作体系,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王国林 守住绿水青山底色跑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报记者 胡生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海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林表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协调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从国家成立自然资源部,到地方成立自然资源局,无疑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具体体现。”王国林说,近年来,围绕生态建设,全市自然资源部门统筹谋划、狠抓落实,做到了一个“绿”字贯穿始终。一是坚持“绿色规划”打造“绿色格局”;二是加强“绿色责任”作出“绿色贡献”;三是加快“绿色转型”提升“绿色实力”;四是创造“绿色生活”增进“绿色福祉”。
在两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中,海东稳步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严格项目审批、加强排查整治、强化生态修复,全面掌握每个矿山、矿种、位置、规模等基本情况,采取处罚、追责等形式严厉打击无证开采、破坏生态环境、非法转让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打击和遏制了私挖滥采、乱堆乱放、破坏植被、污染环境等违法问题。
采访中,王国林特别介绍了针对被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列为重点的海东市平安区西沟峡砂石资源违规开采造成矿区山体破损、植被破坏、噪音水体污染、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等环境问题。他说,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整改要求,市、区自然资源局建立四个“第一时间”、三个“及时跟进”、两个“严格规范”的“432”边督边改工作机制,对该区域内矿山进行停产整顿,通过验收后对西沟峡内原有的8家采石场进行了矿权整合,2018年7月由海东市博锋矿业有限公司以9000万元竞得采矿权,开展了河道治理、边坡植被恢复、道路硬化等工作,一方面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得到了治理恢复。
如何筑牢青海东部生态安全屏障,王国林表示,一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积极破解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保护好海东的绿水青山;二要更加注重高质量要素保障,坚持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路子,进一步落实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年度目标任务;三要更加注重夯实基础,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扎实做好“三调”、农村地籍房屋调查、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工作;四要更加注重依法行政,严格制度执行,强化执法监管,明确工作重点,多措并举加大查处力度;五要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用地审批进度、全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夯实地灾防治工作基础,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六要更加聚焦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拓展与优化县城发展空间,提升县城品质,保障项目落地,为我市在兰西城市群快速崛起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具体承担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负责人,我们将守住绿水青山底色,做好自然资源利用、保护、治理大文章,答好生态问卷、跑好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义无反顾做美丽海东的建设者、实践者。”畅想未来,王国林相信,在正确规划与指引下,海东将成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空气更清新的美丽家园。
曹良泰 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海东
□时报记者 张娜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近年来,海东市“铁腕”治污,环保成绩有目共睹。在“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转变背后,是这座城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实践。
在各项环保重点工作中,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整治无疑是重中之重。海东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曹良泰介绍,三年来,海东市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对乐都、平安核心区工业企业烟气排放实行特别排放限值,严管企业烟气达标排放;对全市所有铁合金、碳化硅企业在浇筑环节执行国家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效的烟气收集和处理。对所有建筑工地实行扬尘监控,基本实现了扬尘治理的“六个百分百”,并严管渣土车。继续执行燃煤锅炉煤改气改电补助政策,全面淘汰黄标车,在全国率先执行公交车气改电补助政策。与周边市州实行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制度,全力确保空气质量逐年向好。同时,坚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青海人民的母亲河—湟水河,全面整治了沿河的107个排污口,主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此外,执行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经历了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大考,解决了一大批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突出问题。
曹良泰说,空气质量好不好,几组数据就能证明: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6年的76.6%提高到2019年的95.5%,PM2.5年均浓度值由2016年的46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38微克每立方米;湟水民和桥出省断面三类水质比例由2016年的75%上升到2019年的100%,黄河、大通河出省断面稳定在二类水质;全市无黑臭水体,全市无重污染土壤……
治污何其难,每一微克污染物浓度的下降,每一天优良天气的增加,其背后都是海东坚守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懈努力。曹良泰表示,去年以来,海东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工作方式,在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开展生态环境局长进“+”活动,通过市县两级生态环境局长和环保业务人员深入工作一线,面对面听取服务对象心声,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诉求,为服务对象提供排污许可、环评审批、“三同时”审查验收等办事流程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现场宣传教育、现场服务指导、现场培训办公、现场执法检查,不断提升环保干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和服务对象的实际困难。
“为进一步加大扬尘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今年8月,我们将利用四十天的时间集中开展建筑施工工地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维护海东市大气质量管控成果,确保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曹良泰说。
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环境整治任务依旧繁重。曹良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动力、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推进两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三类目标,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领域,强化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三大基础,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场标志性战役,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海东。
刘贵尧 闯出海东特色的水利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报记者 胡生敏
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流经海东。一条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为海东市增添了水韵灵气;一座座水库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渐次洒落,装点着海东大地的如画江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水务部门如何持续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一江清水出海东。海东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贵尧给出了答案。
刘贵尧说,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水管理五大任务。近年来,我市水务部门在河道生态恢复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涉河违建问题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水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湟水河在海东段总长139千米,自1998年以来实施湟水河治理项目35项,累计投资5.9亿元。治理湟水河长99.71千米,治理率72%,修建防洪堤146.95千米。从2015年开始实施的青海省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共投资2.27亿元对化隆县、循化县、民和县沿黄河河岸总治理河长36.62千米。同时,‘十三五’以来,全市水土保持投资2.68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7.42平方千米,完成坡改梯37.46平方千米,淤地坝除险加固30座,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显著。”刘贵尧说,黄河、湟水河治理以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不仅在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经过治理的河段还恢复和改善了河道生态功能,美化了人居环境,发挥了治理的综合效益。
刘贵尧介绍,在河道生态恢复治理的基础上,2017年以来,税务部门以河长制为统领,全面加快河流生态修复治理。一是建立河长制管理体系,从市到村明确了各级河长包干河道的责任。二是开展河流联合执法,累计排查出乱占、乱堆、乱建、乱采问题188项,完成整改175项,整改率达93%。三是扎实推进水生态项目建设,自2013年起,在湟水两岸实施南北山绿化水利配套工程。截至目前,共实施绿化水利配套项目27项,累计完成投资4.44亿元,总控制灌溉面积16.58万亩,为海东市南北山绿化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在水政执法工作上,2016年以来,对全市75家采砂场进行集中整治,并全部予以关停。
在谈到水务工作的短板时刘贵尧说,一是宣传力度还不够。水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二是协调力度还不够,存在水务部门“单打独斗”现象,各成员单位推进工作合力还未形成,各项制度未得到有效实施。像河道管理工作,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等诸多部门,存在交叉管理现象。加之部门间缺乏有效协调,重办证、轻管理的现象客观存在。三是整治力度还不强,对环保工作研究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治水兴水,组织领导、多方发力、协同配合是关键,还要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水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今后水务部门对于水环境保护工作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时刘贵尧说,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抓大环保。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二要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发挥河湖长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协作,推进水环境改善。三要从水务基础服务设施和干部队伍培训入手,进一步加强水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四要积极营造全社会水环境保护氛围,提高全社会参与水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保秀萍 奋力打造海东特色的现代绿色循环农业
□时报记者 尕桑才让
海东是青海省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现有耕地面积324万亩,约占全省的40%,农产品供给总量占全省份额超过40%。多年来,海东坚持生态绿色发展战略,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探索体现高原特色、生态特征、资源节约的绿色发展路径。
去年,农业农村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海东作为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主战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制定了《海东市推进部省共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实施意见(2020—2023年)》,用可持续的“生态绿”换取长久的“产业兴”和“乡村靓”,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保秀萍说,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是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多赢之举,将极大地改良土壤、改善水环境、净化空气,产生广泛的溢出效应,实现山水林田湖草资源永续利用,牵引带动“三农”工作走向高质量发展。保秀萍表示,海东以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契机,将绿色导向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海东是农业大市,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势在必行。保秀萍说,2016年起,海东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0年全市完成化肥农药减量面积105万亩,全市化肥减量达2625吨,减率达33.78%;农药减量可达210吨,减率达38.79%;建设绿色生产资料获证企业3家,部省共建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保秀萍介绍,目前,海东认定省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5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开工建设青藏高原牦牛产业示范园、两个三十万头生猪养殖场等项目,彻底关停了148家环保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场。在重点种养殖基地、屠宰场、农药供应点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建立牛羊可追溯体系,实现远程实时监控,从产地保证农产品质量。建成残膜固定回收点37个,临时回收点115个,回收残膜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9%,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超过79%,畜禽、水产、农作物良种化率分别达到90%、100%、90%。立足优势主导特色产业,全力打造“黄河彩篮”和“河湟硒谷”两大区域品牌,全市累计注册农畜产品商标1652件,认定“两品一标”73个,“高原、生态、绿色、有机、富硒”等品牌知名度日益凸显。
保秀萍表示,面向未来,海东将全力深入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有机化生产,持续发力推进减量增效,助力打造全域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集中蓄力做强特色品牌,精准用力开展技术攻关,为打造全域绿色有机农牧业产品提供技术保障,深处着力推动循环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海东特色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优质安全的现代绿色循环农业发展之路,为更好地保护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这片净土,维持草畜平衡,留住青山绿水,保护生态安全贡献海东力量。
燕永翔 努力打造青海东部生态安全屏障
□时报记者 李晓娟 张璐
“《海东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实行;百万人植树大会战为海东增绿;积极实施湟水河‘三峡’绿化工程,推动蚂蚁森林落户海东……”近年来,海东大地上的“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日益扩大,生态海东的“绿色名片”越擦越亮,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大门,绿色,已然成为新海东建设最靓丽的底色。
生态文明建设最离不开的就是植绿、护绿、爱绿,植绿的最大意义也在于生态。在对话海东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燕永翔时,他表示,把海东打造成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城乡统筹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建设“推开窗户就是氧吧,推开门就是森林”的生活环境目标也没有改变,这是海东市林草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最务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据燕永翔介绍,海东市为了打造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城乡统筹的现代化新城,聚全市之力,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年的“大会战”已经成为一张全省知名的“金名片”。2017年开始,海东市连年开展全市春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持续推进海东生态文明建设。截至目前,共完成春秋季义务植树2767.79万株,参加人数达356.97万人次;三年来,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各项措施,完成营造林258.02万亩。
“过去,废旧厂房、农村危旧房屋、荒滩荒地在湟水河沿岸屡见不鲜。近年来,湟水河两岸及‘三峡’绿化项目扮靓了海东绿色河谷。”燕永翔表示,湟水河两岸、小峡、大峡、老鸦峡及乐都、平安主城区绿化标准高、投资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湟水河两岸生态治理,按照“河里的问题岸上治”的思路,投入2.8亿开展了自然修复和生态绿化,做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一次见景,改善了湟水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使绿化区域流入湟水河的水质得到了净化,固定了河岸山体,增加了植被,涵养了水源,净化了空气,让湟水河这条母亲河重新以“清”的姿态造福海东人民,泽被后世。
“机场周边绿化工程是我省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的重点工程,也是青海湟水河规模化林场的标志性工程。工程总投资1.33亿元,营造生态景观林3.33万亩,该工程在机场北坡完成人工造林2.01万亩,在小峡尖山片区完成人工造林1.32万亩。”燕永翔说,机场周边绿化工程划分了18种造林典型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树种搭配方式,实行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绿化的生态效益已经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绿色海东‘333’全域生态振兴工程,围绕达坂山、青沙山、积石山开展‘三山’林草植被保护,建设‘绿屏障’;沿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开展‘三水’两岸生态修复,建设‘绿河谷’;围绕湟水流域大峡、小峡、老鸦峡等‘三峡’景观绿化和乐都、平安、河湟新区三个核心区,打造‘绿城区’。”燕永翔表示,“333”项目主要包括生态修复与保护、景观绿化、经济林建设、特色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建设、营造林及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通过项目建设将逐步完善防护林体系,建成东部生态安全屏障,同时推动我市经济林带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