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65001"%>
海东日报讯(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张如仓 王月鹏)今年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加大招聘力度保就业、落实惠民政策稳就业等举措,有效促进“12.18”地震灾区群众就业增收,让灾区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全面做好灾区群众务工人员转移就业工作,民和县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关于开展用工需求摸排的通知》,全面梳理灾区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意愿、技能情况,详细统计全县范围内电焊、钢筋、抹灰、瓦工、木工、挖掘机等有关工程类以及烹饪类人员底数和意愿,全力以赴使灾区群众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调查摸底灾区有就业意愿务工人员2.8万人,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人社统筹安排、乡镇全面推送、群众精准掌握”的良好工作格局。
民和县就业部门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乡村两级群众代表会议等形式掌握群众培训意愿、培训工种等,高质量完成了官亭、满坪、甘沟等重点受灾乡镇抹灰工、推土铲运机等7个工种600余人的2024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暨灾后重建专项培训,切实提高了受灾乡镇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同时,结合2024年度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灾区开设“挖掘机、电焊工、钢筋工”等400余人急需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助力灾区群众掌握一技之长,确保受灾地区劳动者就近就地实现技能增收。
民和县通过线上线下举办巡回招聘会等方式,及时向群众推送优质就业信息和帮扶政策,先后在官亭镇、中川乡等重点乡镇召开招聘会24次,2021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9万个,954名求职者实现充分就业。主动与承建灾后重建任务的施工单位对接,就近就地向灾后重建项目中的施工单位输送务工群众10086人次。利用“以工代赈”项目、危房拆除、垃圾清运、防护加固及村民自建、互帮互助等方式,先后吸纳3.5万人次参与务工就业,开发乡村两级公益性岗位4725个。
此外,采取干部包联乡镇、线上线下申报等方式,对符合条件并提供省外务工相关佐证材料的灾区跨省务工人员,及时启动补助程序,确保应发尽发、应补尽补。截至目前,通过“一卡通”形式向459名受灾地区跨省务工人员发放交通补助45.9万元。
民和县将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依托全县各类项目就近就地再吸纳一批灾区群众就业,结合助企暖企活动,向县域内企业推送一批灾区群众就业,通过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吸纳一批灾区群众就业,落实“三支一扶”政策,解决一批灾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乡村两级队伍,深入宣传跨省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等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受灾群众自主创业、外出务工实现充分就业,确保灾区群众就业形势持续稳中向好。